close
國健署最新公告之數字,近十年罹癌人數成長50%,105年罹癌人數再創新高,為105156人!
醫師依照病友的狀況,會採取不同的治療方式,這些方式包括手術放射線治療、化學藥物治療等,不同的治療方式會產生不同的副作用,這些副作用包括口腔黏膜破損、疼痛、無法進食,包括手麻腳麻問題,包括腸道毒性問題,營養無法有效吸收,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及生活品質!
根據醫學統計,有1/4~1/3癌症患者並非死於腫瘤本身,而是死於營養缺乏的「癌症惡病質」。因此病患應該充分了解並遵守飲食原則,就能順利度過艱辛的治療過程,以求達到治療癌症的終極目標。
癌症治療前、中、後的飲食原則
- 確診後,手術、化放療前
- 想吃就吃、能吃就吃、該吃就吃,均衡飽足的營養是康復的第一步。
- 化放療前可開始補充精純的麩醯胺酸,以降低化放療造成的口腔黏膜 炎嚴重度,提升免疫力及腸道營養吸收,並可避免因化放療造成的四肢麻感。
- 放射、化療中
- 絕大多數的患者食欲不佳,口味改變,建議少量多餐,可以選擇體積小、高營養、高熱量的食物,攝取足夠的營養,能減輕藥物副作用。
- 口腔黏膜炎為治療過程中常見的症狀,患者因疼痛而無法進食或吞嚥困難時,可使用benzydamine的消炎止痛噴劑舒緩疼痛,並含漱具有PVP、玻尿酸鈉及甘草次酸之口腔專用凝膠,於口腔黏膜形成完整而滋潤的保護膜,以利進食。
- 治療結束後
修補受損組織、改善體質及增強免疫力是首要之務,此時精純的麩醯胺酸是病患可以考慮的營養補充品,另外搭配攝取足夠的營養及充分的休息,再加上適當的運動,提高戰勝癌症的機會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